专家访谈

魏世辉:第一届神经眼科大会圆满成功

2014-06-18 01:26:34 

来源:本站

人参与

条评论

魏世辉444.jpg

第一届神经眼科学术会议圆满结束,会议结束后,医脉通主持人采访了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魏世辉教授,对这次会议做了总结。

主持人:此次大会圆满结束,作为大会主席,您有什么感想吗?
魏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第一届神经眼科大会历时一天半顺利结束,用两位主任委员的话说,这次大会是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朝气蓬勃的大会。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有这么多的眼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影像科医生来参加这样一个跨科,跨专业的一个大会,并且很高兴地请到了很多国外的专家,有临床的,基础的,他们从不同程度上把最新的东西带给我们。参会代表普遍反映收获很多,获益匪浅。作为会议主办方,我们觉得这次会议顺应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需求,也顺应了国际上的大趋势,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常见的视神经眼科疾病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得到规范性的治疗,从这我们也看到了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第一个是普及,把神经眼科知识尽快的普及下去;第二就是培训,另外就是对一些神经眼科常见疾病,制定一些指南和共识,我们还尝试着近期跟国外合作,做一两个药物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另外也会开展我们自己的多中心研究,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声音到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神经眼科研究的成绩。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最新的技术和设备都可以在中国得到,但是我们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的人,他们是不是有科学作风,严谨的作风?不少人急功近利,想着的是尽快发文章。可以说没有3、5年的磨砺,匆忙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不科学的,不严谨的。我们神经学组已经达成默契,要踏踏实实做事,低调做人,每一两年做一个实事,造福患者。


主持人:这次的会议主要是以临床为主,这样一个会议以后每年都会举办吗?


魏教授:是这样的,中华医学会有规定,各个专业可以两年开一次会,轮空的那一年就办学习班,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学习班的效果好的话,我们就坚持办下去。以后我们的计划是一年办学习班,一年办会议。我们还有一个计划,原本今年开会,明年开学习班,后年也就是2014年应该举办第二届会议,但是我们要等到2015年,为什么呢,因为2015年,在我们国家要举办第七届亚洲神经眼科学会会议,所以我们把这两个会议一起办,有足够的时间筹备,争取把我国神经眼科的发展再往前推进。

主持人:对于以后的会议有什么规划,比如在会议规模,会议内容上会有什么改变吗?


魏教授:整体规模不会再扩大,我们想办中会,小会。在内容上可能会做调整,以后想开专题会,除了学组大会,每年我们还会开一些小的专题会,可能我们就需要几十个委员或活跃人员,传达一个信息,讨论一个共识。还有,比如某个疾病知识需要进行主题宣讲,我们就会重点推一个这个会,像今年我们重点是讨论视神经病变,明年可能讨论瞳孔等等,以后会往这样一个方向发展。

主持人:这次会议刚刚结束,紧接着又召开了第二届神经眼科骨干培训班。您能介绍一下培训班的特色吗?

魏教授:关于神经眼科培训班,2000年,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办过,2001年重庆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阴正勤教授办过,2003年,我参加了中国医科大学夏德昭教授举办的学习班,后来在广州中山医又办了一次,再后来就是我们办的了,以我们医院为单位的学习班从2007年开始连续办了5届,同时协和医院的钟勇教授也办了3届。今年的学习班是秉承了去年的形式,我们大家都觉得这个形式不错,其实这个学习班的形式是类似“MBA”模式,拿出一些课件问题,先做一些理论的指导,然后拿出案例,大家讨论。我们这个课件的制作人是北美神经眼科协会的主编,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神经内科,神经眼科教授。这种授课形式很好,但是需要培训,需要听课的人要有一些专科知识,温习功课了然后再来听,学习班的形式可以保留,也可以慢慢再听取学员的意见,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主持人:作为神经眼科方面的专家和带头人,最后再请您谈谈关于我国神经眼科的发展现状,还有哪些需要向国外学习的地方?

魏教授:我是眼科医生,以前是做眼外伤,后来觉得发展空间有限,就转向神经眼科,通过不断会诊,不断自学,发现神经眼科特别地有趣。

我们的神经眼科学在国际上还是新兵,神经眼科是一个交叉学科,要凭兴趣,要耐得住寂寞。建国以后,海外有一批华人医生从国外学习了神经眼科回来,但是当时正处于百废待兴,中国的传染病,常见病很多,顾不上这些少见病。再后来,改革开放以后,也有人出去学神经眼科,但学了回来以后又没人用,因为国内医院没有神经眼科,没有这个组织,所以很多人奔角膜病,白内障去了。

慢慢地,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到神经眼科的重要性。很多专业已经到了一个高度,而神经眼科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有人说神经眼科像竖琴,一般的交响乐团可以没有竖琴,但是最好的乐团一定有竖琴。套用这句话,一般的三甲医院可以没有神经眼科,但大的三甲医院一定要有神经眼科,要有从事神经眼科研究的人。据统计大约有1/5的门诊病人有神经眼科的症状,脑外科住院病人大概有1/3的有神经眼科症状,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将近有1/4的病人有神经眼科的症状,眼科的病人更不用说。所以神经眼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有发展的学科。

相比国外,我们现在缺的东西第一是培训,在国外,神经眼科一定要到国家指定的,学会指定的机构培训,一般至少做半年或一年的培训。第二,缺少系统教育,深入的临床研究,药物试验。我们要尽快在中国建立起神经眼科培训基地,目前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有一个,301医院眼科1个,我们希望能得到学会的认可,所有的神经眼科培训必须到这两个基地培训。

还有一个消息,卫生部正在讨论各个学科有哪些亚专科,有哪些需要认证。如果可能,希望三甲医院必须要有这个神经眼科专科,这对于推动神经眼科的培训和学习是非常关键的作用。

同时,北美神经眼科,还有亚洲的,APO的,WPO的这些国际组织都跟我们有来往,他们都愿意来中国交流学习,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借助国际专家的帮助,能把我国的神经眼科学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魏世辉教授简介

魏世辉,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在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间接视神经损伤,颈、椎动脉狭窄相关眼病,颅内动脉瘤相关眼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相关眼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相当的研究和体会;对视神经损伤、视网膜静静脉周围炎、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眼底病、眼眶爆裂性骨折、眼外伤及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有较深入的研究。
现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长、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泛太平洋地区神经眼科(APAO)神经眼科中国区负责人、亚洲神经眼科协会理事。是吉林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总装总医院的客座教授。担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科》《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武警医学》等杂志编委。
主编专著:《视路基础与临床进展》《视神经疾病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眼科实验动物学》;参编:《眼科学彩色图谱第2版》《眼创伤学》《眼科进修医生手册》《眼科学新进展》。
发表文章:已发表SCI文章3篇,在投2篇。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40余篇。
获奖: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2009年获得中华眼科学会奖。

 




上一篇: 眼科技术新突破: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专访

下一篇: 采访:著名眼科专家杨培增教授

网友评论

共有人参与

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共有人参与  评论(查看)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

  1. 0
  2. 1
  3. 2
  4. 3
  5. 4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广东视光学会眼屈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